2012年的上海耐候板钢材市场惨淡 2013的耐候板钢材市场,将何去何从?
经济下行“钢”开始。需求锐减,钢价行情差,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融资难、资金财务成本高;企业多元化发展阻力重重……2012年,无数耐候板钢贸商在资金链的泥沼里,痛苦挣扎着。
不仅如此,耐候板钢贸商还需面对各种谣言与官司纠纷的尴尬。
危机下,2012年的耐候板钢材市场,谣言四起、乱象丛生。时不时坊间就传出某钢贸公司又倒了、某仓库无法出货的消息,重复质押事件亦不绝于耳。
曾经有人在QQ群里说某大型钢贸公司老板资金链断裂,已经跑路。结果,马上有人出来纠正,“我们老板正坐在办公室,好好的呢。跑什么路?”
2012年6月,一张上海第一钢市楼下挤满人群的图片在网上传开,被贴以“有钢贸商跳楼自杀”的标签。随后,有关人士立即出来辟谣,证明其实是上海第一钢市正在举办拔河比赛和跳绳比赛。
8月里的一天,上海泉安库也一度被传“仓库有异常情况”。泉安库负责人得知后立即出面证实谣言并不属实,并表示要悬赏追查造谣者责任。
随着银行大面积收贷,钢贸融资担保体系“崩溃”,此后,钢贸行业人人自危,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势。
“屋漏偏逢连夜雨”,耐候板钢铁行业不景气,银行“严防谨守”,骗子似乎也相中了这个领域,轮番上演“诈骗高术”,不少钢贸商接连“中招”。就在2012年5月,上海曾发生一起大型钢材诈骗案,涉案金额近3亿元。
2012年,你或许还听到许多关于银行告钢贸商、告担保公司,典当行告钢贸商,钢贸商告钢贸商的事件……有业内人士在其微博上表示,“都说金融机构宽恕钢贸了,事实证明,耐候板钢贸商在受伤中明白了: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绝对是两码事。”
“上海钢贸模式的崩溃,是天灾,也是人祸”。上海,这个国内钢材贸易的“桥头堡”一度处于系统性风暴的扩散过程中。微利与高资金成本,吞食了众多钢贸商此前积累下的所有财产。
2012年的上海耐候板钢材市场,不仅仅是在传统的供需问题中挣扎,同时也深陷资金、信用、仓储等漩涡中,无论是采购或是销售,都唯恐“中招”,在慎之又慎的交易环境下,其市场体量大幅缩小。
钢贸圈信任危机的创伤,至今尚未愈合。2013的耐候板钢材市场,将何去何从?诸多的不确定因素,等待着人们去面对。
不可否认,在一些人抱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启程远行了,“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
如我的钢铁网一位分析师所言,任何一个行业,或许都要经历从快速发展到瓶颈,从投机、危机到创新转型、再发展的轮回,行业遇到瓶颈只有创新发展才能获利。www.tjnmg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