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OX500耐磨钢板市场出现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问题
真正的市场活动既包括供需关系,也存在商业炒作,更会有投机行为。如果,所有参与市场交易者对于某类商品任何时期的价格都能够准确“预知”,市场就不成其为真正的市场了,市场也就丧失了利润机会所产生的价值魅力和投资吸引力。
近期,面对铁矿石价格暴涨,我们又听到了老生常谈的、非常熟悉的、似乎很理性的“观点”及“呼吁”--“国内钢铁企业应联合起来对现有不合理的定价模式提出质疑,推动多元化公平合理的铁矿石价格定价机制的形成。国内企业应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不要参与国外矿山的招标、投标,而是在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铁矿石价格。同时,国内企业应加强自律……”。
这类呼吁企业“联合”起来抵制某种价格的“市场观”,不仅在矿价剧烈波动时常有,还在钢价大幅波动时也常有。回顾多年来我们对中国钢市变化的一些认识轨迹,还会发现这样一种习惯性思维模式:每当钢材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之际,都能听到或看到这样一种耳熟能详的声音或文字:“钢价的涨幅(或跌幅)已超出了预期,这种价格的大幅波动,不利于市场健康和稳定发展”……等等。然而,事实一次再一次证明,这些貌似“高瞻远瞩”的观点或呼吁,既不符合市场实际,更是主观片面的。
我们还是将话题回到近期铁矿石市场上。
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市场“健康”运行?究竟怎样的运行才是“健康”的市场?对此,或许暂时难有正确的答案。但是,这的确是当今很值得琢磨的一个问题,让我们尝试作一种探讨……
纵观当今的铁矿石市场,无论舆论氛围,或是相关组织,还是机构人士,甚至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似乎总是更多“倾向”于“期望”有一个“价格稳定的”市场,若从一般意义看,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主观上希望尽量减少中国钢铁生产和原料流通环节中的矛盾,营造一个更良好的市场环境)。但是,基于这种习惯性的市场分析思维意识下,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在客观上都已经潜移默化地将“有稳定价格预期”及“合理价格的市场”称为“健康的市场”--否则,我们又如何去解释每当铁矿石价格出大幅波动之际,人们总是反复强调或提出警告:“这将不利于铁矿石市场的健康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