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板 6月13日,本报记者采访获悉,开港一个多月的浙江舟山武港码头,目前只接到两艘船的卸载任务,吞吐量17.3982万吨,距离最初的规划还有些距离。
公开资料显示,武港码头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凉潭岛,耐候板濒临虾峙门和条帚门两条国际航道。该码头由武钢集团、宁波港集团、浙江和润实业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1%、25%、24%。
作为身处内陆腹地的大型钢铁企业,武钢有投资兴建码头的需求。耐候板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钢目前产能约4000万吨,按照一吨铁水需要1.6吨的铁矿石的比例,武钢每年约需要铁矿石5000万吨,而这些原料的80%以往都依靠进口。
资源进口,意味着武钢需在国内寻找码头中转。“以前在别的码头卸载,耐候板仓储费用非常高,且数量、计量都不准确,损耗经常出现。”邓崎琳坦言,如果有了自己的码头,铁矿石的数量就不会搞错,品种也不会被搞乱,并且企业自身可按需取用外,还能兼顾对外经营。
在这种局面下,武钢首座海港码头落子舟山,2010年6月,武港码头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年底建设完毕。一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之后一直在等口岸开放的审批手续,直到今年5月才正式完全开港。”
根据设计规划,武港码头拥有1个25万吨级铁矿石接卸泊位,耐候板1个5万吨级装船泊位,2个1万吨级江海直达装船泊位和135万吨容量的堆场,总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
据记者了解,武钢原有的计划是,先让武钢国贸公司进出口的铁矿石在武港码头装卸,理想状态下,每年可在武港码头卸载800万吨左右。但第一个月下来,武钢国贸只有2艘船在此卸载,总吞吐量为17.3982万吨。
除了武钢国贸外,武港码头还曾对外专门举办过一次业务推介会,“虽然现场的效果不错,但目前还未带来实际的货源。”
而货源暂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或在于当地海关所需的“保证金”政策。耐候板“在舟山的各个码头,当地港口的货物必须当地卸载,每船货物还需要缴纳按照总值的17%的保证金。”一知情人士指出,也就是说,一艘17万吨的外轮,若在当地一码头如常卸载,需要缴纳1350万元的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