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印度最高法院“松绑”了部分铁矿石开采项目,印度钢企加快NM400耐磨板产能扩张步伐。其中,金达来钢铁电力公司(JSPL)称,其位于切蒂斯格尔邦的钢厂的年产能将扩大至1000万吨;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称,将于本财年在贾坎德邦建立一座绿地钢厂,年产能为1000万吨,征地环节已经完成;RINL(萨卡帕特纳姆)公司将在比尔瓦拉投资新建一座年产能为200万吨的钢厂,并计划新建另一座年产能为460万吨的钢厂;印度钢铁管理局投资近 75亿美元对其在印度的主要钢厂进行产能扩建,扩建完成后总产能将达到2023万吨/年,该公司还计划在2022年之前投资1.2万亿卢比将年产能提高到 5000万吨。
对于在印度投资的矿业项目和钢铁等下游项目来说,拿到矿业开发环境许可证是另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印度所有的矿业项目基本上都处于森林、林地等地段,投资方必须要拿到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开发许可。近期,印度政府对矿业政策进行了修正,但也只是简化审批程序等“小修小补”,并没有触及根本。一位在印度投资矿业项目的投资者称,目前资源和能源类公司想要拿到相关许可证,可能需要8年~10年的时间。
安米在宣布退出奥里萨邦项目时表示,该项目在征地和铁矿石供应不确定性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该公司放弃这一总产能为1200万吨项目的主要原因。而之前,浦项在宣布放弃卡纳塔克邦项目时给出的原因也是征地和原料供应。
在外资撤出的同时,印度NM400耐磨板钢铁企业的产能扩张的步伐却没有减缓。事实上,印度本土的钢铁企业,同样也要面对征地难、铁矿石供应不稳定、劳资纠纷、繁琐的环保条款等问题,但是印度本土企业对于这些早已经习以为常。
在征地方面,安米2006年就和奥里萨邦政府签订了最初的项目协议,但由于当地居民的抗议,该项目的征地进程一直到安米退出时都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与此类似,英国公司韦丹塔资源公司(VedantaResources)在奥里萨邦的纳亚姆吉利山(NiyamgiriHills)的矿业项目也因为受到当地原住民的抗议而进展不顺。浦项方面7月份表示,虽然其奥里萨邦项目的征地环节已经结束,但是该项目在环境污染和居民搬迁方面又遇到了困难,导致项目建设将再次拖延半年多的时间。
印度当地钢铁行业分析师费罗兹(Feroze)分析称:“安赛乐米塔尔和浦项都与印度政府就征地和采矿租约、许可证问题曾进行过探讨,而我认为,这两个因素是导致所有在印度的钢铁外资项目均进展受阻的真正原因。” www.tjnmg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