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OX500耐磨钢板市场在2010年5月开始出现暴跌,“疯狂的石头”开始无人问津,整个市场逐步走向低迷,随之而来的是,曾经火爆的海外收购铁矿热潮也开始降温,很多中国企业开始尝到了高价收购海外矿山带来的苦果,中冶也不例外。
记者看到,在2012年半年报中,HARDOX500耐磨钢板兰伯特角铁矿项目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的6个月期间对采矿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8.09亿元。今年1月底,中冶再度提高计提准备金额达23亿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实际上,兰伯特角铁矿只是作为央企的中冶早期海外扩张面临困境的一个例子。该公司在西澳的另一个磁铁矿项目也正面临类似困境。2007年1月,中冶控股股东中冶集团从中信泰富手中揽下了西澳大利亚SINO铁矿项目头两条生产线的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11.0615亿美元。合同完成后,中冶将获得SINO铁矿项目20%的权益。此后,各方同意将合同金额增至34.07亿美元。然而,由于SINO铁矿项目工期一再延迟,工程成本一再增加,中冶为项目垫付了高达8.58亿美元的资金。HARDOX500耐磨钢板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在该项目上预计实现总收入43.57亿美元,预计总成本则高达49亿美元,合同损失约为31亿元人民币。鉴于此,中冶在2012年度计提了31亿元的合同损失。
伴随着矿价高位时进行的多次盲目收购,HARDOX500耐磨钢板2012年中冶资源开发板块实现利润-132.03亿元,净利润-130.95亿元,出现在央企亏损名单前五位。与此同时巨额偿债压力正在向中冶袭来,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按照合并资产负债表口径计算,中冶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规模分别为395.49亿元和106.35亿元。这意味着,在未来一年时间内,中冶将需要偿还501.84亿元的债务。近三年来,中冶的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其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43%、82.48%和83.81%。2010年至2012年末,其有息债务(包括长短期借款及应付债券等)总额分别为1059.24亿元、1371.60亿元和995.77亿元。
“显然,一方面是巨额债务,HARDOX500耐磨钢板另一方面是国务院国资委对于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压力,中冶的扭亏压力非常大。必须看到的是,盲目的海外扩张确实是造成中冶陷入困境的原因,即使现在开始"断臂求生"剥离这些包袱,仍需交一大笔"学费"。”一位矿业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