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板铁矿石又掀起了新一波涨价潮
有关方面一度认为,耐候板钢铁行业虽然主业处于亏损状态,综合业绩还能持平,不至于完全陷入亏损的泥潭之中。岂料刚刚进入新年,新的打击又重重地落在耐候板钢铁企业身上:铁矿石又掀起了新一波涨价潮。1月6日,63.5印粉(进口铁矿石的一种)报价每吨156.5至157.5美元,比去年9月6日的年内低点每吨95美元,上涨了65%左右。而元旦以后的一个星期,更是每天上涨逾一美元。
对本次铁矿石的离奇暴涨,很多人觉得有点蹊跷,更难以接受。因为,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不应当出现这样的现象。特别是中国钢铁行业已严重产能过剩,未来若干年内,耐候板钢铁行业都不太可能再像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后那两年那样对铁矿石需求有显著增加。可为什么铁矿石企业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大幅上调价格呢?
业内人士分析,铁矿石生产企业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中国企业有在春节前耐候板补库存以备春节后生产的习惯。也就是说,这段时间虽然不是钢铁行业的旺季,但为确保春节以后的生产不受影响,节前储备铁矿石也就成了必然。中国企业的生产习惯和特点,已被铁矿石生产企业特别是三大巨头摸得一清二楚。
令人不解的是,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特点和特性了解得如此透彻,中国企业却对外国企业的特点和特性懵然不知。从2009年到现在,中国耐候板钢铁企业所吃铁矿石价格上涨的亏难道还少么?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吃了这么多亏,怎么就没有长出点记性、留下点警觉呢?
专家建议,企业应当尽可能地减少采购,等待新机会。建议当然十分正确,完全可行。但建议再好,如果钢铁企业没有记性、就算今年侥幸避过了,或者没有发生重大经济损失,谁能保证以后不再继续重蹈覆辙呢?
更要命的是,铁矿石生产企业既然掌握了中国钢铁企业的采购习惯和特点,就不可能轻易将价格降下来。因此,只要中国钢铁企业不放弃节后大规模生产的计划,那么,耐候板钢铁企业又将再次为铁矿石生产企业带来不菲的利益,而中国的钢铁企业,又将扮演十分称职的“打工仔”角色。
怎么也弄不懂,如此价格上涨循环,竟在中国钢铁企业身上一再搬演。更难想象的是,就在铁矿石储备尚未正式启动前,钢铁企业却先启动了耐候板钢材涨价,连续几次上调钢材价格。这不等于将自身软肋暴露给铁矿石生产企业,在故意提醒铁矿石生产企业赶快提价么?假如在启动耐候板钢材涨价前,先启动铁矿石储备,先把铁矿石储备工作做好,再去启动钢材涨价,就算铁矿石生产企业启动涨价程序,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也不至于造成经济损失了。问题是,中国的钢铁企业已落入了按部就班照老套路行事的怪圈之中。以至于自己的特点、特性完全被铁矿石生产企业、特别是三大巨头所掌握和掌控,最终只有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代价。
就铁矿石而言,从2009年到现在,就一直处于价格博弈之中。虽然整体涨势难以控制,钢铁企业的损失不可避免,但并不代表没有任何胜算。至少,如能在博弈中尽可能地减少损失,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遗憾的是,在过去几年的博弈中,中国耐候板钢铁企业可谓满盘皆输。细看中国钢铁企业的行为,完全缺乏市场意识,没有对市场、对铁矿石生产企业、尤其是三大巨头做认真的分析与研究,而是任凭铁矿石生产企业支配我们的采购、支配铁矿石价格、支配铁矿石供应。简言之,铁矿石价格的话语权完全交给了国际铁矿石生产企业,完全受制于几家国际铁矿石企业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