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指数、耐候板、三大矿山、掉期交易,他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层次关系,是通过金融资本这个“纽带”形成的。汇丰、摩根大通、花旗、瑞银、德意志银行……他们才是变幻莫测的铁矿石市场背后的“狠角色”。
铁矿石掉期交易采用的结算价格参照TSI指数。该结算价格不是基于集中公开交易价格,而是从各个现货市场采集、加工而成,其公正、透明和准确程度低于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形成的结算价格。因此,参与场外交易的投资者比场内交易的投资者多承担了一部分结算风险。
铁矿石掉期交易采用的是耐候板相对分散的场外交易模式,与场内集中交易有较大区别。场外交易的市场信息公开程度较小,市场参与者更难评估其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场内交易是由交易所来保障双方履约的,而场外交易没有这种制度保障。因此,参与场外交易的投资者比参与场内交易的投资者承担了更大的信用风险。
场外交易受监管的程度远远低于交易所场内交易。世界各国对交易所场内交易均有一整套严格的法律约束、监管制度和风险控制程序,而对场外交易没有明确的法律和监管制度,出现违约风险后只能在合同纠纷的框架下解决。在场外交易市场上,投机者没有持仓限制,也没有被要求在每天收盘后披露其持仓头寸,针对市场操纵行为的监管相对薄弱。
我们面对的已经不是耐候板市场,而是隐藏其后的金融资本,我们要如何应对?让铁矿石价格形成更加公开、透明,真正反映市场供需关系,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这恐怕是未来我国钢铁企业、贸易商和有关方面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www.tjnmgbc.com